走进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
NEWS生物医疗中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原理与尊龙凯时操作指南
来源:向达霞 日期:2025-03-11在对各类生物样品,如细胞培养液、血清和生物组织中的药物残留和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时,有机样品的萃取物通常包含大分子物质。如果不及时去除这些杂质,将导致色谱柱的分离效率降低,进样口和色谱柱的使用寿命缩短,从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。因此,在生物样品分析之前,必须进行有效的净化前处理。
传统的前处理方法往往耗时较长且溶剂消耗量大,因此,凝胶渗透色谱(GPC)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。GPC,又称为体积排斥色谱,是一种采用溶剂作为流动相,通过多孔填料(如多孔硅胶或多孔树脂)作为分离介质的液相色谱方法。GPC是液相色谱的一种分支,其分离组件为以多孔性凝胶为载体的色谱柱,凝胶表面及其内部拥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孔洞。GPC系统主要由泵系统、(自动)进样系统、凝胶色谱柱、检测系统及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组成。
GPC的分离原理通常用“空间排斥效应”进行解释。外部力量使含样品的流动相(气体、液体或超临界流体)通过固定相的表面,样品成分在两相中进行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。与固定相相互作用较强的成分流出的速度较慢,反之则较快。由于流速的差异,混合成分最终形成不同的“带(band)”或“区(zone)”,以便对流出的单一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。通过柱后流出物浓度随保留值的变化,可以获得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其分布。
根据所使用的凝胶类型,GPC和凝胶过滤色谱(GFC)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所用溶剂。GFC主要使用水溶液,而GPC则使用有机溶剂进行分析。GPC的分离能力依据样品成分的分子尺寸进行,大分子会被优先洗出,而小分子则滞留时间较长。溶剂分子因其体积小,能够自由进入所有凝胶孔道,因此在色谱柱中通常最后被洗出,这也是GPC与其他色谱法的一大不同之处。
GPC的适用范围较广,通常用于分析水溶液中的多肽、蛋白质和生物酶等生物分子,而凝胶渗透色谱则主要应用于高聚物(如聚乙烯、聚丙烯等)的分子量测定。
为什么选择GPC方法?首先,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分布(多分散性指数)对其性质有重要影响。随着人们对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关注提高,传统方法难以同时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及其分布。而GPC的应用改善了测试条件,并提供了一个快速、高效的方法,以便同时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及其分布,使其成为定量分析高分子分子量的常用技术。
常见问题解答:
1. 溶剂选择:选择能够溶解多种聚合物的溶剂,它应当不腐蚀仪器部件并与检测器相匹配。
2. 激光光散射与凝胶色谱联用:结合这两种技术,可以在获得浓度谱图的同时,生成散射光强对淋出体积的谱图,从而计算分子量分布曲线和样本的各种平均分子量。
3. 样本准备:激光光散射实验中,样品需严格进行除尘,使用精馏和超滤的溶剂配置测试样品,以确保测试结果准确。
4. GPC色谱柱选择:根据样品溶解的溶剂选择合适的柱子系列,并根据样品分子量范围选择适当的柱子型号,以保证样品在最优化的排阻范围之内。
5. GPC仪器对载体的要求: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、适当的机械强度、低流动阻力等。
6. 进样体积应在50-100μL之间,浓度在0.05%-0.5%之间。
7. GPC系统的平衡:安装色谱柱前,需要使用流动相替换系统,再进行检测器的清洗与平衡,确保基线稳定。
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,将为您提供更多生物医疗方面的专业信息与服务。
全国客户服务热线
15876953132
总部地址:南昌西峰区顾街道48号